減少注射次數 維持血糖水平及減少體重增加
新一代長效型基礎胰島素 三大優勢
選擇適當而有效的胰島素藥物,是每位糖尿病患者最關注的事項,只要選對藥物,便能輕鬆地享受健康而愉快的生活。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丘思欣指出,新一代長效型基礎胰島素 ― 胰島素類似物(Insulin Analogue),具有三大優勢。一,注射次數較舊一代生物合成人體胰島素(Human Insulin)少;二,能有效避免因血糖過低而出現的身體不適及饑餓感;三,有效維持血糖及體重穩定。效果比舊一代基礎胰島素顯著,值得糖尿病患者注意。
糖尿病是最常見的都市型長期病患之一,高危一族包括肥伴、血壓高及膽固醇高,另若家人有糖尿病病史也屬於較高風險的一群。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丘思欣引述醫學數據指出,若父母患有糖尿病,子女患上糖尿病的機會便增加2至4倍,而若父母同時患病,子女患病的機會更超過20%。但凡肥胖、缺乏運動、飲食習慣不理想及父母患有糖尿病的人士,應多留意有否出現糖尿病病徵,如有需要更應請教醫生及做指標測試,以確定身體健康情況。
丘醫生表示,糖尿病最大問題是病徵並不明顯,不少患者要待併發症出現後才知悉已患病多年,奈何身體不少器官已受到若干程度的破壞,影響日常生活及增加死亡風險。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病徵,當血糖很高時,才會出現小便頻密、口渴、疲倦及體重下降等病徵,因為糖份隨小便排出,容易扯走水份而導致缺水,增加口渴的感覺。另外,也有發炎及傷口難以癒合的情況。 糖尿病病歷越長,出現併發症的機會便越高,一般五至十年便會出現併發症,若然未能有效控制血糖,提早至兩、三年出現亦不足為奇。丘醫生形容,糖尿病的併發症後果十分嚴重,常見的包括「糖尿眼」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,「糖尿腎」導致腎功能下降或要洗腎,神經線病變導致手腳麻痹,嚴重者甚至要截肢等,另會出現血管的疾病包括心臓病及中風等,全部都會增加死亡的風險。
控制身體指數 飲食運動用藥三管齊下
要有效控制糖尿病,必需維持身體各項指數的穩定。包括糖化血紅素(HbA1c)要維持在7%或以下,空腹及餐後兩小時血糖指數要在6mmol/L及8mmol/L或以下,另血壓維持在130/80mmHg,壞膽固醇2.6mmol/L以下,便屬理想。
丘醫生提醒患者,要控制糖尿病及有效減低併發症的風險,必需以飲食、運動及用藥三管齊下的方法同時進行,缺一不可。其中飲食要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食品,如碳水化合物類要避免進食糯米及白飯,可以選擇通粉、米粉及蕎麥麵等代替,生果則要減少食用西瓜、龍眼及荔枝等,可取較為健康的香橙、蘋果及雪梨等。
使用胰島素方面則要更為謹慎,因新舊胰島素的控糖效果有較大差別。丘醫生解釋,舊一代的基礎胰島素如生物合成人體胰島素(Human Insulin)會令體內胰島素出現高峰值,若患者減少進食或做運動等,有機會令血糖過低,令患者出現不適。「血糖過低會有出汗、頭暈及心跳加速等徵狀,嚴重者或會出現昏迷。另有醫學數據顯示,經常血糖過低會增加腦退化出現及猝死的風險。」
因注射胰島素而出現血糖過低,除了身體不適外,也會令患者經常出現饑餓的感覺,因而增加進食的份量,容易導致肥胖,不利控制病情。丘醫生明言,控制血糖指數特別是避免血糖過低,以及維持體重,都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任務。
嚴選藥物 新一代長效型基礎胰島好處多
新一代長效型基礎胰島素 ― 胰島素類似物(Insulin Analogue),在控糖效果比舊一代中長效胰島素有顯著的改善。丘醫生表示,新一代的基礎胰島素與人體自然分泌的胰島素成份相似,不會像舊一代胰島素出現高峰值,有效維持血糖穩定,特別是不會出現血糖過低情況。另外胰島素注射一般會令體重增加,新一代長效型基礎胰島素,適用於任何患者特別是肥胖一族,因為其中有些新一代基礎胰島素會令體重升幅比舊一代較少,患者體重可得以維持,有利他們控制病情。
在使用上,新一代長效型基礎胰島素亦較為方便,效果亦較顯著。因為新一代的長效型基礎胰島素可維持24小時,只要每日注射一次,可維持身體基礎胰島素在穩定水準,使用上較為方便。